从市内户口迁移也有严格条件,到为普通劳动者量身优化落户政策;从多头跑、跑多次,到“不见面、网上办”;从多部门归口管理,到“找一个部门就能办成所有事”……

  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十年来,城市居民对平安有了更为深切的认知。平安已经成了南京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重要元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警方用实际行动践行领袖训词精神,把护航新时代的平安使命扛在肩上。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一仗接着一仗打”,全力投入安保维稳、公安改革、疫情防控、平安护航多场硬仗,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中办实事、建新功,公安改革攻坚的强劲动能不断注入城市创新发展的宏大格局。

  用心留人,户籍改革体现人文温度

  “近年来,我市着眼于全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在人才引进、户籍改革等方面拿出更多务实举措,市外迁入人口始终保持10万+的势头。”8月10日,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年前,不仅外地人将户口迁到南京有着严格的审批要求,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等原老五县的居民想将户口迁入市区,也有着“在市区购买6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硬杠杠”。

  2014年12月1日,南京实现城乡户籍通迁,在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主城区人口向新城和重大功能区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户籍通迁打破了南京市内的城乡壁垒,那么,积分落户则向包括普通劳动者的外来人口张开了怀抱。

  “我现在也是真正的南京人了!”2021年9月,来自泰州的王女士在建邺公安分局综合服务窗口提交落户申请后激动不已。

  王女士2020年3月来宁工作,本科学历的她年龄已超45周岁,且在南京缴纳城镇职工社保时间不足24个月,不符合之前人才落户、积分落户申请条件。因为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的放宽政策,王女士才凭之前在苏州工作并缴纳社保达48个月所取得的积分,顺利落户南京。

  王女士成为“新市民”的背后,是南京兼顾中高层次人才、普通劳动者的落户需求,警方对户口迁移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从2016年通过“1+2”文件实现市外迁入政策双轨并行,初步建立准入办法和积分落户办法并行的落户政策体系;到2018年出台“1+3”文件,基本形成人才落户、积分落户和新四区落户互为补充的政策体系;再到即将于今年8月20日起实施的最新版积分落户办法中,增加“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纳入我市缴纳年限计算并赋分”,并将上一版中“在苏州市居住的,视为在我市居住并赋分”修改为“在居住年限互认地居住的年限,予以累计互认并赋分”,为今后增加“居住年限互认地”城市预留了政策空间……

  6年来,5.2万名新市民因积分落户将根扎在古都。户籍改革的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用情服务,一窗通办提升审批速度

  市劳模、玄武公安分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二级高级警长李克俭长期在窗口工作,被誉为“户籍博士”的他,回忆起自己十多年前初到窗口时的情形,总结当时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跑的次数多,跑的冤枉路多”。

  “现在,找一个警察就能办成所有事。”李克俭说。

  2020年10月底,南京警方在全市145家户籍派出所正式建成299个综合服务窗口,在派出所原有户籍、身份证、居住证等158项业务基础上,增加治安、交管、出入境等46项高频业务,形成204项派出所“综窗”事项清单,实现“一站式”办理。近三年来,全市派出所“综窗”累计服务量达260余万件,窗口满意率达94.5%。

  与工作机制改革同步,一批科技兴警的实体化产品投用。其中,南京警方研发的石城综窗“云创”平台,在2021年被评为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

  石城综窗“云创”平台是一款智能软硬件集合体,可以在线上、线下全面办理公安派出所行政审批业务。依托该产品,窗口民警可以实现行政审批业务的“一窗通办”。“综窗‘云创’投入运行以来,办理一笔业务的平均用时从之前的15—2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8—10分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起线下跑一趟,更多市民开启了“动动手指”就完成行政审批服务的新体验。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网办中心”线上核发机动车禁区通行证96万余件、危化品运输许可7300余件、线上办理公章刻制备案38.5万余件。

  “新区公安办事流程简洁,办证需要的材料也很清晰,让我省去在辽宁南京两地来回奔波。”近日,在江北新区,新市民王先生拿到了崭新的户口簿,顺利帮助孩子完成入学报名。

  不久前,王先生还在为孩子9月份入学的事发愁,临近报名节点,他急需完成落户手续。在听同事介绍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网办中心”不见面也能完成落户办理后,王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传了户口迁移材料。涉及孩子上学,该中心依法为其加急审批,仅用2个工作日就出具了准迁证明。

  紧扣“一次、一门、一网”目标,打造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市区两级网办中心、流动服务车、政务服务咨询热线等亮点品牌,南京警方“放管服”改革成效惠及于民,服务效率变得“肉眼可见”。

  守望发展,合成服务汇聚联动力度

  对于在宁创业的新市民来说,创业之初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市民张先生的答案是,不熟悉政策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

  落户南京不久的张先生准备在雨花台区开办一家刻章店。因不清楚相关规定而忧心忡忡的张先生近日赶到雨花台公安分局合成服务中心窗口咨询。民警为张先生提供全程“伴随式”指导。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张先生申请的许可证顺利办成,为店铺正式投入运营节省了时间和资金。

  从守护一方的平安卫士,到护航发展的服务先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市公安局先后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服务民生支持企业发展的二十条措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八项措施》等一系列惠企纾困举措,各属地公安分局也因地制宜推出“项目警官”“民警上门”等细化措施,把民生关怀落在实处。

  2020年7月,南京警方整合公安机关各项服务企业职能,创建“合成服务中心”,汇聚17个警种部门和16家属地分局,为市场主体提供合成、合力、合作服务。两年多来,市公安局合成服务中心相继编制出台51870、51883两版服务清单,建立警企会客厅常态化工作机制,组建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服务微信群”,共有1.2万家市场主体加入线上“群聊”。

  为企业办好实事,就是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南京警方的帮助下,江苏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先生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国绿卡”。

  原来,美籍华人汤先生是科技企业家,他的公司承担了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为在中国更好地发展,汤先生申请在宁永久居留。但由于企业注册地的原因,永久居留申请不下来。南京警方一方面主动上门对接,全流程指导,另一方面多次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终于帮助汤先生成功完成居留申请。“我们为南京公安点赞!因为平安,我们相信南京进一步发展的底气。”汤先生说。

  十年为期,南京警方为守护城市平安交出一份高分答卷。新的赶考路上,南京警方将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南京,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